Minutes To Midnight。
其實,聽歌可以只是很單純的欣賞,何必如此費事?
嗯......我大概覺得這是對創作者的一種尊重吧。
我讀過歷史,知道一、二次世界大戰,也知道結束二次大戰的二顆原子彈。但....我還真不知道當年有科學家發起“世界末日警鐘(Doomsday Clock)”。
Chester Bennington表示:“創立這個末日鐘的目的就是要提醒世人,雖然人類擁有巨大力量,但當這股毀滅性力量反撲之時,我們都該仔細思考這股威力帶來的嚴重影響,轉眼之間世界末日已進入倒數計時。這個極具爭議性的主題,在幾年前我們是完全不會觸及的,當年我們在製作《混合理論(Hybrid Theory)》專輯時,我是團裡最年長的,但年紀也只有23歲,當時的我們不覺得這個議題十分重要,但現在的我們卻認為它跟我們息息相關。這張專輯所比喻的“午夜”的概念,不單單只有指涉地球遭到人類破壞的這種巨觀層面,同時也反映出聯合公園自我的微觀層面。〞(引用)
我相信,大概真沒多少人知道“世界末日警鐘(Doomsday Clock)”。
4年後,這6個大男生真的轉大人了。
2007,第3張專輯Minutes To Midnight終於問世。
他們關心、在意的不再只是個人的情緒與感覺;他們似乎比大部分人體認到一個事實:我們只有一個地球。And we’re living in this plant.
當然,這張專輯仍然是滿滿豐富且多元的音樂元素。
我忍不住想說,如果我是製作人,我會將Shadow of the day 放在第一首。
序曲Wake up跟Minutes To Midnight的主題很相近,雖然短卻有警示的感覺;而Shadow of the day曲風跟歌詞看似小品但對紊亂的世界局勢有一種無奈與mercy-不管是人為因素或天災。
也許是顧慮到歌迷的接受度吧,一開始便放了given up.
專輯中除了一開始讓我愛不釋手的What I’ve Done 外, 真正令我對Chester折服的Given up, Bleed it out就收錄在這張專輯中,而且一開始就轟的人暈頭轉向,只是裡面意外的出現了〝髒話〞(我本來覺得很正常,後來才發現這是前所未有的),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對Linkin Park的喜愛。新作中僅收錄了三首重節奏、搖滾味很濃厚的歌:Given up, Bleed it out and No more sorrow.
Given up 與Bleed it out.是每場演唱會必有的曲目,幾乎就代表了Linkin Park;No more sorrow其實是整張專輯中節奏感最重的一首,無論是鼓、吉他、貝斯...想回味8、90年代的重金屬,聽這首準沒錯。(其實我個人很喜歡這首)
我一直強調一件事:真要感受Linkin Park的power,一定要聽聽現場的版本,因為那是真實力。
Valentine’s day是讓我比較訝異的一首。
第一次看到曲名時,忍不住笑出來。
怎麼可能!這似乎不太會是Linkin Park的風格啊?
你以為這是情歌嗎?
要當它是首情歌也行,只是當中沒有情也沒有愛,有的只是失去與傷痛....很耐聽的一首歌,也許你會跟我一樣發現:情人節不一定都是甜蜜的。
Leave out all the rest.
一首典型的、抒情卻不煽情的單曲。
很像是一個即將遠行卻不知是否有歸期的人,試著安慰身邊的家人、愛人、朋友:
When my time comes
Forget the wrong that I’ve done
Help me leave behind some
Reason to be missed
Don’t resent me
And when you’re felling empty
Keep me in your memory
Leave out all the rest.
……………………
Chester的聲音裡透著溫柔堅定卻又有著深深的不捨….
你是否重新認識了Chester?(人家可真的不是只會嘶吼吶喊啦!)
Mike在專輯中也獨唱了2首,幾乎是以半清唱的方式呈現,雖然沒能引起我的共鳴,但鬼才就是鬼才,作品還是挺令人驚艷的。
仔細聽這張專輯,你會發現作品中圍繞著主軸:末日‧毀滅‧新生。
他們自省也試著提醒世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千萬別忽視那股「反撲」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